選手:鄧旭(院結算中心工作人員)
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從我做起
人們總以為醫患關系好不好,是醫生與護士的事,實行“人本位”醫療,是臨床醫護人員的事。其實不然,醫院是我們共同的家,一家之事,何分彼此,家比天大,家里頭每個人都應分擔與付出,所以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應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人本位”醫療的主體,“人本位”醫療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工程中,每名部門工作人員都是這個系統運轉鏈中的一個環節,只有每個環節都動起來,醫院“人本位”建設才會順利實施,達到預期效果。
我是工作在結算中心的一員,每天接待的都是辦理入院或出院結算的病友及家屬,我的工作細致與深入直接影響到病患者及家屬的情緒好壞,只要我的工作親近一點,耐心一點,幫助關心一點,就能在構建良好醫患關系上起到意想不到的“窗口”作用,這種作用甚至勝過“良醫”“精技”。
今年的6月7日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大早一個叫周楊的產婦來到窗口在審核入院資料時,我發現她的準生證姓名“楊”字寫成了“揚”告知家屬準生證“揚”字錯了要改過來,準生證是廣東的。產婦家屬很急躁“我這么遠要跑去改,你們自己通融一下不行嗎?。。。。。?!鼻榫w異常激動,語氣也不好。我心平氣和的跟她解釋:“我打電話醫保問問?我把電子郵箱給你,要當地把姓名改過來,經郵箱發過來。。。。。?!蓖ㄟ^溝通家屬情緒緩和了,下午跟我賠禮道歉“對不起,我態度不好”。當時我說:“沒關系,只要事情解決了,你滿意”。作為醫護工作者把病人當親人,當朋友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矛盾,人性化,其實我們在醫院工作面對的是“病人”就要有一種忍辱負重的精神,就要有一種受得起委屈的氣量,就要有一種下里巴人的涵養。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爛漫,使穿梭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疼痛,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我們身上的責任太沉重,我們面對的身前身后的眼光太渴望,我們別無選擇,無法躲避襲來的寒風冷雨,既然有了“人本位”醫療的地平線,那我們就要守好自己的“隘口”,特別是結算“窗口”醫院形象的第一站,在醫院窗口就要樹立好的 形象,因為你代表的不僅是個人,更重要的代表醫院的就醫環境與質量,只有平時對病人來咨詢醫保政策辦理出入院,語氣和藹,態度謙虛點,多理解病人,病人才能得到心理的寬慰化入院時愁眉苦臉為出院時的高高興興,醫患關系就會在我的平時點點滴滴的日常工作中化為清泉之水不斷的滋潤生命健康的“沃土”。
結算科:鄧旭
選手:李蘭(B超室醫生)
細微深處,是一種心心相印
各位領導、老師、同仁:
大家好,我是來自B超室李蘭,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細微深處,是一種心心相印”。醫者,都有這樣一個期望“但愿世間人無病,哪怕架上藥蒙塵”。但人不可能無病,“如何應對病人,服務患者”成為“醫療技術水平提高”的另一個同等主要的行業話題,更加是社會熱點話題。在時代的洪流里,醫療模式在相應的改變,從傳統的“利為本、病為本”到現在的“人為本”,即“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叭藶楸尽碧岢?、推崇與運用是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與必然結果,體現了對人性的尊重、對人權的保障。它的內涵就是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真正體現醫療的終極服務愿望。
“人本位”即在治療病人疾病的過程中高度關注病人,盡量滿足病人身體、心理、功能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依靠證據的科學治療,身心傷害最小化,治療效果最大化,醫療安全整體護理,實行安全、療效最大化康復,以人感受為主導的服務。即我們常說的“優質化”服務。
如果說“人本位”的提出,是醫療模式不斷探索考研得出的成就,那么“人本位”的運用,則需要每一位醫療人員的努力與付出。醫學之父希波拉底曾說“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樣的人,比了解他們患了什么樣的病重要”?!叭吮疚弧币笪覀兞私獠∏榈耐瑫r了解病人本身,對于病人的重視高于疾病。疾病可以決定怎樣治療,但是病人的需求多種多樣,怎樣滿足病人的需求,就需要我們根據病人個體化去了解實施,見著細微,以小見大。
我們B超室,冬天耦合劑太冷,為病人考慮,同事把家里孩子的溫奶器帶過來,加熱耦合劑之后再給患者使用。幼兒檢查哭鬧,我們把家里的一些小玩具拿來放在診室,檢查時給小孩玩,轉移孩子注意力,同時會拿科室部分經費買一些小餅干、蛋糕,遇到孩子父母檢查,旁邊孩子哭鬧的時候安慰同行的孩子,檢查室里放著簡易輸液架,方便邊打針邊做檢查的病人,備著柔軟度更高的紙巾給哺乳期乳房檢查的孕媽媽使用,我們把新生兒安排在最暖和的檢查室里,新生兒檢查時我們習慣另外再鋪一張一次性中單。陰超檢查時我們先安撫病人情緒,告知她們這種檢查的安全性及衛生性,各個檢查房間之間隔著窗簾或門窗,保護患者隱私。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幫忙推輪椅。眩暈癥患者,我們和家屬一起扶病人躺下,坐起。一個人檢查的時間從幾分鐘到個把小時不等,他們的訴求除了醫生的檢查技術,同樣有身體的、心理的、生活上、隱私上的需求。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們希望得到尊重與重視、理解與呵護、同情與善待。他們并不是行走的肢體、器官、內臟和機體,更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他們不是單單一個床號。他們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我們給予他們最大的人文關懷與優質服務。他們就會回饋我們滿意的敬意。我們不斷地結合實際醫療情況,去調整我們的醫療服務方式與細枝末節來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我們一直在學習與反思中總結提高。博學而后成醫,厚德而后為醫,仁愛而后行醫。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我們不可能一開始都是聞道的先行者,業界的專攻者。我還不是實力的大咖,那我就要有小咖的態度,優質服務,人本服務是性價比最大,所需時間最短的技能,一個和煦的微笑,一句善解人意的話語,一個理解的表情去架起醫患溝通里最簡單扎實的橋梁。
工作的幾年,我慢慢開始形成這樣的習慣,冬天涂耦合劑前和病人說可能有點冷,和哺乳媽媽說,做完檢查回家洗澡了再喂奶吧,問產后媽媽,小孩生下來幾斤啊,和老年患者說,嗲嗲,慢點來,我這里不急…
“人本位”模式,是新時代醫療模式的重大進步與改革,而我們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這條路上一顆小小的基石。為醫療行業的平穩、和諧、友好,我們去用心聆聽病患心靈的“呢喃細語”。時常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醫患關系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最后想說,雖無劉阮逢仙術,只效岐黃濟世心。與諸君共勉。謝謝大家。